- 时间:2025-08-04
- 点击:81
近日,人工智能学院“AI启智润心”实践团奔赴岳阳市湘阴县新泉镇王家寨村,以“AI科普”“非遗传承”“‘一老一小’心理健康”三线并进,开展为期5天的暑假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。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、走进农家院落、融入孩童课堂,将科技火种播撒乡野,让文化根脉浸润童心。
科技启蒙:点亮乡村孩童的智慧之光
为拉近城乡数字鸿沟,实践团精心设计了一系列AI科普活动。机器狗在教室里灵活翻腾,引得孩子们惊呼连连;AI“活化”的童趣画作,让抽象技术变得触手可及;这些生动的课堂,不仅点燃了乡村儿童对科技的探索热情,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追逐智能未来的种子。
文化传承:守护乡土间的非遗瑰宝
实践团带着非遗文化走出博物馆,走进乡村课堂。簪花制作时,孩子们指尖翻飞,彩丝化作蝴蝶翩跹;漆扇拓染中,水波荡漾间晕开绚烂云霞;陶艺课上,捏塑的矮屋花草承载着乡愁。这些活动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,孩子们在创作中触摸文化根脉,乡土认同悄然生根。
暖心服务:青春温度浸润“一老一小”
针对老年群体,实践团深入敬老院及村民家中,通过心理健康问卷调研与陪伴式访谈,精准捕捉老人们的孤独感、对子女的思念等深层需求。在组织趣味互动游戏后,志愿者们耐心倾听老人往事、协助打扫居室,用青春陪伴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,让银发笑颜成为乡村里一道温暖的风景。
面对留守儿童,实践团开设安全课堂进行情景模拟,将防溺水、交通安全等知识深植童心,通过问卷调研全面搜集孩子们因亲情缺失而产生的焦虑等心理问题。
本次实践活动不仅为当地带去了科技、文化、技术支持,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。未来,我校将继续发挥学校优势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。(文/人工智能学院 张盼 图/人工智能学院 谭祎 王佩琳)
一审:刘志勇
二审:崔灿
三审:谭乐平